Friday, July 16, 2010

利希慎與銅鑼灣 (逸聞)

在上世紀20年代, 銅鑼灣代名叫東角, 是港島區寧靜的一角.

1923年, 利希慎向怡和洋行購買得銅鑼灣 (東角) 一帶土地, 發展成為利園 (即今日香港利園山道、利舞台、波斯富街、恩平道等一帶), 成為地產大亨.

利希慎生於美國夏威夷, 年青時在美國受教育. 17歲時方隨父回香港, 入讀皇仁書院, 畢業后改名利希慎. 曾留校任教, 亦曾任翻譯等職. 其父當時經營鴉片生意致富, 利希慎繼承其之, 亦投資房地產, 是港澳的 "公煙大王".

1928年4月30日, 利希慎准備赴裕記會所用膳, 在中環九如坊至威靈頓街之間的路段突然被暗殺. 槍殺案發生后, 香港警方全力以赴緝拿疑凶, 連利希慎家族也重賞港幣 20,000 元, 卻至今一直未能破案.

利希慎是四邑人. 四邑係今日中國廣東嘅江門市下四個地方. 由東向西行, 即係新會、台山、開平同埋恩平四地. 呢帶講嘅廣東話,係四邑話, 又即係台山話. 而乾隆年間嘅四邑, 台山是新寧, 崖門係新會地方, 當時四邑加埋鶴山就叫五邑.


所以銅鑼灣有新會道、新寧道、開平道同埋恩平道喇. 咁蘭芳道呢? 蘭芳道是記念他的元配妻子 (黃蘭芳) 的.


東角係喺香港島北岸, 灣仔同銅鑼灣之間, 南向北由利園山伸到去燈籠洲. 不過後尾都歸入去銅鑼灣. 東角原本係英人地名, 叫 East Point, 初時係域多利城最東便而名, 不過唐人好少用, 所以East Point 有時會譯做下環. 未填海嗰時, 呢個係半島海角, 半島西便原本有個細灣, 叫灣仔; 而東便係銅鑼灣呢個大海灣. 東角個半島係由大坑同黃泥涌嘅水沖積而來. 海角兩邊同對出, 百年來都填晒海. 第一期係19世紀中開始. 角東填到去家下維多利亞公園邊, 角西就去到軒尼詩道. 二期就喺第一次世界大戰同第二次世界大戰, 填出去告士打道, 個角連形都無. 之後起紅磡海底隧道, 又再填海起路, 填到去燈籠洲, 成個角完全消失. 港鐵銅鑼灣站、世界貿易中心都喺東角原地上面. 皇室堡、百德新街就係喺第一期填地之上. 佢哋嘅東面係鵝頸. 舊時東角都係怡和 (渣甸) 嘅, 而糖街係太古糖廠.
   
  
19世紀末東角一帶, 遠眺奇力島 (Kellett Island)


1948年嘅奇力島

奇力島, 又叫吉列島、加列島, 原本叫做燈籠洲, 係香港一個曾經存在過嘅島嶼, 屬於東區, 西面就係灣仔區, 響銅鑼灣北便海面.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